师资队伍

【“五导”导学团队】一同“吃苦”的幸福——访徐继存教授导学团队

金色的阳光穿过树叶,洒射在平坦的小道上,跳跃在雄伟的教学楼间。小路上,同学们结伴而行,欢声笑语;教学楼内,同学们笔速飞快,精心研究。老师的谆谆教诲时不时从窗口飘来,感染了过路的人儿;同学们认真的脸庞被阳光细心记忆,投射在明亮的窗户上。在美丽的山师大教育学部里,有着一支名为“课程与教学论”的卓越五导导学队伍,主导师为徐继存教授,团队里的学习与研究氛围尤为浓厚,团队成员一同体会科研之苦楚,一起享受果实收获之幸福……

“课程与教学论”卓越导学团队的导师组由徐继存教授、魏薇教授、孙宽宁教授、车丽娜教授组成,团队长期从事于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与实践,团队先后承担了3项国家课题及多项省部级课题,在国内相同领域享有较高知名度。除此之外,团队还吸收了多位优秀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增加了蓬勃朝气与创新意识。近年来,徐继存教授带领团队成员围绕山东地区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大量地实地调研,这对于准确把握山东省中小学课程现状,有效推动对山东省基础教育改革起到了有效的推动和引领作用。

团队的 “向心力”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徐老师是一位非常受我们尊敬的一位老师,他对工作的热爱与对书的痴迷深深感染着我们。徐老师对待工作很严格也很用心,非常在意团队形象,常常亲自带队去调研。”团队中的高老师说到,“徐教授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更是不断激励着我。与徐教授在一起,我觉得我最大的变化就是我的心态,他像一盏明灯,指引着团队中所有的老师和学生,给予我们精神价值的引领。我们在合作中互相帮助,这种相互帮扶不仅给团队成员带去了温暖与支持,更激励自己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团队里的每一位成员都很努力,大家相互影响,同心协契,荣辱与共。”

犹如从朔风凛冽的户外来到冬日雪夜的炉边,老师的真切关怀,如这炉炭的殷红散发着无限温暖。周倩是团队中的一名研二的学生,谈起徐教授,她的眼里总是饱含深深的感激之情,徐教授改变了她太多太多。“徐教授对于我们来说,是向心力一样的存在,时刻在影响着我们。徐教授对学术的痴迷程度是我读书以来第一次见到,这种对学术的热情总是在无形中影响着我又督促着我。我曾经也因繁忙而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但徐教授及时点醒了我,他对我说‘零碎时间用来思考,集中时间用来写作。’这句话我一直铭记于心,并一直激励我到现在。我想这也是徐教授在如此繁忙的工作中还能取得这么好成绩的原因吧。他总是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指导着我们,而且不会长篇大论,只是言简意赅地指出我们的不足,并身体力行地引领着我们,我们一直在努力地跟随他的脚步。不仅如此,徐教授还为我们考虑了很多,他的眼光不仅放在现在,更放在了未来。我本科是学地理的,研一刚入学那会儿,徐教授就要求我去做‘课程教材教法地理教学30年元分析’,这对当时的我来说压力有些大,但这也帮助我发现了更多的书和知识,找准了自己的定位,徐教授是在为我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我也在这其中体会到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也懂得了学习时间的宝贵,我真的很感谢徐教授。”

王吉康和马季是徐教授博一和博二的学生,他们对于徐教授同样是既钦佩又尊敬。马季说:“徐教授对我的思想进行了一种不自觉的改变,他总能敏锐地找出我的缺点,一言判断出来,再给我指导。同时他又因材施教,根据我们的不同思维方式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寒暑假大部分时间他都在学校,办公室可以说是他的另一个家了,这种对学术的痴迷深深感动着我们,也提醒着我们要更加努力,所以他的每一个学生都很勤奋。徐老师不仅工作热情认真,他的生活品味也很高,他最热爱的运动是乒乓球,下班后总要打一小时的乒乓球再回家,而且他的水平我们也是甘拜下风。”王吉康就是徐教授因材施教方法的最大受益者。“因为我本科不是教育学的,所以徐教授经常督促我多看书,希望我把落下的知识及时补上来,每次上课,他都会询问我看了什么书,我也由此变得更爱读书。他从不限定我一定要去看哪本书,而是让我凭借自己的兴趣去寻找,去发现,这无形之中,我的知识积累得越来越多,这都归功于徐教授对我的督促”。

学术是生活的调味剂

团队中,导师们温暖的爱与呵护像一束阳光,时时刻刻浸润着学生们的心灵。亲切的鼓励与深刻的启发是导师们最为常用的教学方法,师与生时常围坐在一起说笑谈话,通过这密切交流,导师们不仅给予了学生们知识与人生的启迪,还将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风格、性格特征与科研潜力了熟于心,为他们制定不同的科研计划,因材施教,帮助学生们找到自己所擅长的科研领域与研究方法。为不断督促学生们潜心科研,并时常交流,团队定期每两周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分享各自的读书报告与读书心得,此外导师组还定期布置研究课题,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撰写论文、导师批改、互相交流、修改论文等过程,不断加强深入对课题的研究。

所谓“严师出高徒”,导师们的悉心栽培似春风化雨,丰硕着学生们的学习生涯。蔺春红是一名既要潜心研究又要照顾家庭的在职博士,她凭借自己的坚定信念解决了工作与家庭的时间冲突,广泛阅读书籍与论文,不断提高自己。在导师的鼓励与指导下,她数次参加校级、省级与国家级学术会议,并进行大会发言,在读博期间顺利主持并完成了2013年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在读期间共发表论文7篇,其中两篇中文核心期刊,两篇CSSCI来源期刊。刘君玲深受团队学习氛围的熏陶,痴迷与阅读所带来的乐趣,每每有新的阅读体会,她都会积极将自己在阅读中的思考与见解与周围的老师们交流,凭借平时扎实的阅读功底与读到见解,她荣获在2017年的山东省“十三五”规划课题申报立项。除此之外,高嵩、蔡其全等2位研究生多次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部分文章还得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转载。整个团队充满着浓厚的学术氛围,温馨融洽,学术是生活的调味剂,丰富着每个成员的人生。

因材施教只为你

“不是任何竹子都能做成笛子,太嫩的竹子质地过于松软,无法吹出悠扬的笛声来。但它们不是没有用了,它们还可以发挥柔性强的特点,用做编竹席的材料……。”团队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着独特的性格与经历,因此因材施教是整个团队最大的育人特点。导师团队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与特长,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类型、学生背景、写作风格差异等,为他们制定独特的计划方案。如偏内向的同学擅长耐心读书,具有较强的钻研精神,但却在学术写作中观点相对保守,思想相对温和,缺乏批判性,如此则需导师组给予较多的鼓励,通过言传身教和理论指导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虽然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但导师组依旧将学生视为一个学习共同体,让他们的思想观点互相融合碰撞。整个导学团队相处氛围非常融洽,每一位导师都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学生们根据自己的问题方向可以随时去找老师交流。除了注意培养学生们的专业知识基础,导师组还注重学生们的实践发展,团队鼓励学生们走出去,通过实践回归理论,研究理论。为此,导师组联合其他老师专门制定了学生赴教学一线实习或调研的方案,要求每位硕士研究生都要进入中小学顶岗实习半年,鼓励学生在教学生活中感悟教育,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研究生们的科研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成功的教育在于灵魂,在于言传身教,在于传承!“教学与课程论”的团队成员们正一同跨步奔向更美好的路上,品着科研的清苦,伴着学术的芳香!